新北区“十二五”课题立项意向表
学校 |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
课题负责人 |
贾峻峰 徐美娟 |
课题名称 |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指导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 ||
研究背景 |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居住的巨大星球已经被称为“地球村”。新时代呼唤跨文化交际人才,基础教育改革加快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2002年在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七、八、九年级)第一轮实验已经结束并全面推开。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依据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精心编写了初中各个学科的实验教科书,我们已经全面使用这套新的教材。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校英语写作教学由于受到老师固有的陈旧教学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手段停留在老旧层面。课堂写作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疲惫。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老的问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上老师讲得多,学生实践的机会少,课堂教学密度小、学生的收获少,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弱。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对英语写作有恐惧感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主体的学习动力缺失:当前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目标不明确,没有时间观念,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有效利用时间。 ——学生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缺失:课堂教学缺乏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情景;教师设置的教条化的假情景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的缺失:教师的角色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教师仍然大量侵占学生的自主发展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导致学生间交往活动缺失。 以上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我校决定进行“英语写作指导有效性的实验研究”,这对全面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研究目标 |
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即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牛津英语教材,构建有效的英语写作指导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提高英语整体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身心和谐发展。构建富有我校特色的有效英语写作指导的操作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 | ||
研究内容 |
针对现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优化英语写作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全面提升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1、教学内容上: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从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整体构思及其组织、发展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再进行句子和用词多样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前后呼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的各项技能。 | ||
预期成果 |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利用资源,创设真实情景下的写作,鼓励学生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和网络等手段,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激发起英语写作的兴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