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指导有效性的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13/5/28 9: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美娟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指导有效性的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新北区薛家中学  徐美娟    

我们正在从事的科研课题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指导有效性的实验研究》该课题实用性、操作性强,一开始便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1310日,英语组的所有成员在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以贾俊峰主任和我为负责人的科研组也正式宣告成立。科研小组自成立以来,不辱使命,以严谨务实为信条,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研究的工作中来:小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讨论并确定研究的方向,制定课题实验的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搜集了大量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加紧整合教学资源;组织实验教师研究座谈,确定实验对象和实验班级;对相关教师进行了技能培训,学习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应用技能。由于前期工作做得好,使得我们的研究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先小结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一) 研究内容  

     针对现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优化英语写作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全面提升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1、教学内容上: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从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整体构思及其组织、发展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再进行句子和用词多样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前后呼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的各项技能。   

此外,针对传统写作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实际,补充适合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教辅材料,如增加写作基础知识技巧讲解及练习,汉英语言文化及思维模式对比方面的内容等。   

2、授课模式上: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采用交际教学法,推动师生互动,通过对作文的阅读和修改,使学生参与到具有创造性的写作过程之中。   

3、作文批改模式上:改变传统的教师包办统揽的模式,教师对学生作文首先评价、归类,根据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制成课件和讲义。然后进行课堂讨论,通过课堂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师讲解,使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方法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学生重新完成任务、避免可能的问题、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再评。    

(二)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从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整体构思及其组织、发展文章的方法和技巧,再进行句子和用词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写作的各项技能。创新之处是把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弥补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采用交际教学法,推动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师包办统揽的模式。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观察法、文献法、案例对比分析法等为辅的研究方法。  

  

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专人负责,定期监控并召开课题组会议,学期末进行评估反思,为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改进的经验和路子。循环往复地安排研究步骤,促使研究工作螺旋式上升。  

本课题研究过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32011.8)  

主要工作:  

1、课题的申报;  

2、成立课题组,明确任务,组建由科研骨干、教学骨干参加的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分工;  

3、课题负责人和成员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4、组织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二)、实施阶段(2011.92013.6  

主要工作:  

1、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成员的认识和理论水平;  

2、对第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并开始实施研究方案;  

3、实施步骤:  

①基础性研究(2011.92012.2  

课题组成员统揽教材,共同研讨,分析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通过初步的写作指导可能解决的困难,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结合教学实际,构建专题学习网站安排好内容框架等。  

②探索性研究(2012.32012.7  

选取典型课例,运用新的写作指导方式进行尝试性教学,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的教学步骤与环节,本着师生共建的原则,集合师生中的优势力量初步构建适合不同话题、不同文体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  

③应用性研究(2012.92013.2  

运用初步构建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反复的尝试与修改,使教学环节安排趋于合理,使所构建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将所收集的素材资源进行筛选、处理、应用,初步建成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库。  

二. 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 理论成果  

    在本阶段的研究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收集整理资料,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形成典型教学案例,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撰写学生成长个案。通过本阶段的课题研究,各成员都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反思总结。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畅谈体会,大家都感受到通过课题研究中的实践行动,在思想、专业、能力等各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课题研究中,多位成员有论文发表或者获奖,并获得其他荣誉。   

序号  

论文  

作者  

获奖名称  

组织单位  

获奖时间  

辅导学生  

刊物名称  

出版社  

发表时间  

1  

发表  

徐美娟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园地》  

11年11月  

2  

发表  

徐美娟  

《英语课堂教学与课堂反馈之探究》  

《英语广场》  

129  

3  

发表  

徐美娟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读写算》  

1266  

4  

发表  

朱浩文  

《英语学困生转化之我见》  

  

《学生之友》  

112  

5  

发表  

叶彩雅  

《让教育之路更通畅的法宝--- 教育机智》  

《学生之友》  

12年3期  

6  

发表  

唐琼  

《初中英语课堂反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英语广场》  

12年9月  

7  

发表  

叶彩雅  

《基于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高的教学研究》     

《中学生英语园地》  

1111  

8  

发表  

恽媛  

《发明千千万, 起点一问》    

《常州教师教育》    

116  

9  

发表  

刘芳芳  

《关于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分析》  

《读写算》  

12年第66  

  

10  

发表  

何万民  

《关于初中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读写算》   

2012年第66  

11  

获奖  

徐美娟  

所带三(3)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校级  

2011.2.14  

12  

获奖  

徐美娟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1.2.14  

13  

获奖  

徐美娟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2.4  

14  

获奖  

徐美娟  

“优秀班主任”  

校级  

2011.8.26  

15  

获奖  

徐美娟  

“嘉奖”  

区级  

2012.5.30  

16  

获奖  

徐美娟  

“优秀指导老师”  

区级  

2012.7  

17  

   获奖  

朱浩文  

“嘉奖”  

区级  

2012.5.30  

18  

   获奖  

朱浩文  

所带九(5)“先进班集体”  

校级  

2012.1.15  

19  

获奖  

朱浩文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8.29  

20  

获奖  

贾俊峰  

“优秀班主任”  

校级  

2011.2.14  

21  

获奖  

恽媛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8.29  

22  

  

获奖  

恽媛  

所带班级二(2)“先进班集体”  

校级  

2011.2.14  

23  

获奖  

恽媛  

所带班级九(2)“先进班集体”  

校级  

2012.1.15  

24  

获奖  

恽媛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2.4  

25  

获奖  

恽媛  

“嘉奖”  

区级  

2011.5.30  

26  

获奖  

恽媛  

“嘉奖”  

区级  

2012.5.30  

27  

获奖  

唐琼  

“教科研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8.29  

28  

获奖  

唐琼  

所带备课组“先进备课组”  

校级  

2011.8.26  

29  

获奖  

唐琼  

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区级  

2012.6  

30  

获奖  

叶彩雅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1.8.26  

31  

获奖  

刘芳芳  

“先进工作者”  

校级  

2012.2.4  

32  

获奖  

刘芳芳  

所带七(3)班“先进班集体”  

校级  

2012.1.15  

33  

获奖  

刘芳芳  

区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区级  

2012.  

34  

发表  

贾俊峰  

《阅读随堂练》4  

大课堂  

2011年第7  

35  

发表  

贾俊峰  

《词语透视》4  

大课堂  

2011年第7  

36  

发表  

贾俊峰  

《词汇大练兵》1  

大课堂  

2012年第7  

(二)实践成果  

1、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充分利用资源,创设真实情景下的写作,鼓励学生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和网络等手段,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并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如:各年级组作文竞赛,课题小报竞赛等。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写作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2、作文的交际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作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我们还鼓励学生通过英语书信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我校教师新课程实施的能力也得到加强。在初中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本课题设计和研究,老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新课程实施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1.学生方面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要从学习就基础知识开始,因为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有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从词、句、篇一一巩固,需要灵活运用语法、句法来组篇。因此英语写作能力要全面地综合性地培养,贯穿学习英语的全过程。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句型量,并能较流畅地运用句型进行造句时,句与句之间的连接又成了学生在做书面表达时的一大难题。学生的针对写作训练量不够。写作思路不清楚,意图不明确,谋篇布局能力差。  

一些学生放弃写作。由于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基础差,尤其是许多其它省份来的蓝天班的学生,由于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家庭环境又差,相当多的学生已经放弃了英语。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薄弱,词汇量的不足,语法概念的不清及死套汉语思维方式,也影响了课题实验的实施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进行的相当困难,使得我们的研究缺乏了更好的环境支持。学生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懒惰”现象,不能够从主观上积极主动配合,有“应付”之嫌。还有很少部分学生不配合老师做这样的研究,他们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会提高了,练也是白练,索性他们根本就不练。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做老师的也很困惑。  

写作之后的纠错更正过程仍是一大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更有效地落实更正反馈这一环节,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改进。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和具体的研究项目,有些地方还欠周密。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在这方面好好探索。  

2.教师方面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我们的科研组成员不是很多,综合力量并不算强大,有一些专业性强的东西运作不了,如多媒体人机互动软件现在还只是幻想阶段,只有蓝图,未有宏图。由于小组成员大都是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时难免出现教学和科研发生冲突的情况。这时,还需要小组成员夜以继日,不辞辛劳,甚至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地干,要表现出研究人员应有的执著品质和献身精神。再者,由于部分老师理论素养不太高,不少有价值的东西还只停留在教学反思或案例的层面上,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可能会导致某些成果不能被挖掘出来,我们力争取得专业人士的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劳而无功。  

四.课题研究后续工作的思考    

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将会按照计划积极稳妥地进行。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在巩固现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圆满完成预设的成果。并力争扩大本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争取在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能有所突破。把更多的实验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让它指导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  

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但请相信,在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在贾俊峰主任的身先带领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不负众望,课题研究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的科研之花一定会花艳果香,香飘四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