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之探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徐美娟
213125摘 要:本文从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问题探究缺少深度、合作探究时间不足、小组成员表达不均衡等方面存在的误区探析原因,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分析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问题,优化合作探究任务、合理配置时间和引导主动表达等都能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认知体验,提高理解感悟和综合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围绕上述对策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和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小组 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鼓励运用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模式来激活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上述信息告诉我们,围绕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体验,发挥其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更能够满足其学习认知发展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在满足学生主动学习和渴望自由的心理需要基础上,产生如下教学效果:(1)活跃课程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主动学习环境。(2)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学生增强认知感悟。(3)深化学生学习认知探究过程,丰富其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未能真正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1、误区一:任务问题缺少深度,突出知识要点优化设计
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中,任务问题则是合作的引子,也是帮助学生激活学习思维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载体平台。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合作探究的问题缺少一定的深度,使得合作探究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体验。表要表现在:(1)利用课本现成的问题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难以把握学习策略。(2)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跳起来摘果”的强烈愿望,难以体现探究价值。(3)合作探究的问题与文本学习内容要点联系不够紧密,不能真正体现“学思”相结合价值。
上述误区的存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资源的引导促进作用,使得问题引导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对此,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1)设计合作探究问题要能够围绕课程教学知识要点,做到“题中有点,点中有义”。(2)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差异,运用分层次模式来设计多样化思考探究题目。(3)注重灵活自动题目的优化,让学生能够在预留的思考探究题目中不断激活学习认知思维。
教师可根究课程教学探究目标要求,以任务探究题目的科学系和条理性来全面凸显学习内容知识要点。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7A Unit1 This is me!的“Reading 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不同情况,设计如下思考探究题目:(1)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2)Why does the author like his school?(3)Do you like your school? Why?通过上述思考探究题目的引导,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理和探究强烈愿望。
2、误区二:合作探究时间欠缺,引导学生统筹合理安排
合作探究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只有在彼此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发现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认知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而教师则往往受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够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合作探究。这要表现在:(1)给学生合作探究规定时间,往往不会超过3分钟。(2)合作探究的题目较多,难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充分,不能真正体现合作中思考,思考中表达的内涵。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可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解决:(1)合理设计表达探究题目及要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2)注意探究题目的数量把握,按照层次性梯度灵活运用。(3)建议学生发挥小组的学习优势,统筹协调安排,真正合理运用探究时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更能够提高课堂合作探究的效率。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中7B Unit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可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从阅读中的房屋特点、自己理想房屋等方面来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合作探究,以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认知思维,增强学习体验感悟。
3、误区三:学生表达不够均衡,倡导民主平等对话交流
学生是合作探究的主体,也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起到主导作用。如果主导作用发挥不好,则会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话语权不够均衡,呈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这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学习力量不够均衡,使得学习困难学生产生自卑畏难学习心理。(2)未能形成良好的团结互助气氛,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兴趣。(3)学生的平等对话不能真正体现,容易导致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尤其是影响了后进生的学习情感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要能够真正激活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兴趣。在教学中可采用如下的教学对策:(1)明确合作探究的规则和要求,让学生能够平等有效的执行,并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意识。(2)给学生以必要的知道点拨,让学生能够真正通晓其中的表达内涵和意义。(3)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形成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发展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弊端,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需要和个体差异出发,优化资源配置和时间安排,让学生能够有信心、有时间、有话语来有效合作探究,以强化认知感悟。解决上述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更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徐进艳.谈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1年28期。
[3]陈可可.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和对策[J].华章,2007年02期。
[4]张寒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1年07期。
[5]郭育会.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1年11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