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9/11/17 18:06:3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徐春凤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  

创意说明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一个要求,也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生活的本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语文传统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新课程的光环下应该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本设计力求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和创新,盘活课文,优化写作流程,切切实实教给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导语

   本单元我们沿着朱自清的足迹领略了旖旎的春光,我们踏着老舍的脚步走进过济南的冬天,夏天在辛弃疾的眼中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秋天在刘禹锡的笔下则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放。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毫写下精美的篇章。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认真的揣摩。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二、教学板块

   1 指向景物描写

   ①比较景物叙述和景物描写

   ②明确描写的含义

   内涵: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外延: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定向: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 展示景物描写

   ①赏读: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讨论:这段描写中,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采用了那些妙招来突出这些特点的?

   ③归纳: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了一种景物——春花,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等多个角度,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放的特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

   ④明确: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那么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呢?请学生阅读课本中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讨论明确

   A、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音响、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B、注意把握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事物的特点。

   (比较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 透视景物描写

   ①欣赏: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己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那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②讨论:下面老师把这段文字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③归纳

   抓住特点观察和景物描写的方法:加修饰语,用修辞,融入感受,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4 练习描写景物

   ①从下面选一题,抓住景物的特点观察,然后写一景物片段

   A、看图作文(课本上的彩页《西陵峡》或自备的景物彩图)

   B、开展一次“用我的眼睛看校园”的文字写生活动:三五人自由成组,选择校园的一角观察,每人写一篇观察日记。

   C、多媒体出示优秀摄影作品(以具有地方色彩的风景为主),要求学生细致观察,选一个画面写一篇写景语段。

   ②写后评述,要点:描写了那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具体用了景物描写的哪种方法?用得恰当吗,能否提出改进意见?

   ③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认真誊写到自己的作文本上。

   [附佳作示例]

   校园一角(节选)

   春天,节节高抽出嫩芽,随着天气变热,节节高一节一节地长大了,也越长越块了。尤其是夏天,节节高开的最茂盛。节节高的径分成几节,每节之间有两片叶子隔开,茎上还有茸茸的毛。它的花盘很美,有红的、黄的、白的等等。最漂亮的是红白相间的,下面是一层红的,中间被花托连接着。秋天,节节高的花纹收拢起美丽的花盘,形成了一个个“小草莓”,在这些“草莓”里藏着黑黑的种子,好像好几个小男孩躲在树后面,露出了黑亮的眼睛。

   每到谷雨时分,花圃里的牡丹花便一展风姿。它们有朱红的、粉红的,淡黄的,浅紫的,个个斗艳争芳,舒展着绿色的枝叶,炫弄着烂漫的姿态,向一个个俏丽华贵的公主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点评:选段写了两种花,详写节节高,略写牡丹花。每写一种花,大体写了花朵、花枝、花茎,着重写了花朵的色彩、姿态,特别注意描绘每种花与其他花的不同之处。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又适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特点,给读者一种美的愉悦。

  四、教学过程

教师指导板块

(播放影片断)点击蓝色字处),有媒体链接。引入新课——

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此话有理。虽说“杏花春雨江南”与“骏马秋风塞北”本来就景色迥异,那么即便同属江南名湖,也有西湖明丽,太湖浩淼,玄武清秀之别;单说同是一个绿色,也会在人们的眼中人们的心里唤起各自不同的感受,不是吗?梅雨潭的绿奇异且醉人,虎跑寺旁的“绿”浓艳略带俗气,西湖的绿波多有明亮让人觉得浅薄,秦淮河的绿水又深暗厚重令人莫测……其实,这只不过就是一个“绿”,几处景罢了。试想一想,这“绿”如果不是这般多姿多彩呈现在作家笔下,我们读者的眼中这几处名胜不就都一个样了吗?因此,观察不出特点,描写不出特点,此物与彼物的区别就将被泯灭,景物固有的个性就将丢失。所以,我们描写景物而未能突现其特点,就无法发挥描写的作用,不能突现特征的景物描写,也决不会精彩感人。[学生通过欣赏领悟]

   

(通过网页一展示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的片断)让学生比较思考——)

比较一

秋夜(一)天黑了,景物都消失在黑暗之中,除了远远近近、明明暗暗的灯光,别的似乎都从你周围消失了。

秋夜(二)初秋的夜晚是寂静的,虽然有几只秋虫在“唧唧”地叫,但那也只能衬托出夜的寂静。秋庄稼,那些高粱啦、玉米啦、满身撒满露珠,发散出润湿清新的气息,只听见它们“咯吧咯吧”拔节的声音。

[学生通过思考指出:第一段单纯从“夜”的角度来说,它的描写也抓出了“黑”的特征,“消失”一词也用得巧妙,但他忽略了“秋”的特色,因而显得平常、苍白,使人读了看不出“秋夜”与春夜“夏夜”和“冬夜”有什么不同。而第二段恰恰相反。他抓住了秋夜的“静”和秋夜所独有的“秋虫”的叫声、“秋庄稼”的气息、拔节的声音来进行生动的描写,不但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同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夜独有的气氛。因此,要注意时间与季节的特征]

   

比较二

冬景(一)“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作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冬景(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太阳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笑着露出点粉色”

[学生通过思考指出:冬景(一)描写的浙江的冬天,更主要的原因是显示辛亥革命以后“农村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这一写作目的。而冬景(二)则是由于济南独特的地形地貌(小山把济南整个围了个圈)让人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好。因此要注意地域与时代的特征]

(播放影片片断:《海上日出》与《泰山日出》让同学进一步欣赏与领悟)

   

比较三

雨景(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雨景(二)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处,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学生通过思考指出: 觉得同样是写雨,选段(一)抓住了最主要的特征春雨多、细、密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选段(二)写出了雨的狂暴、肆虐。要根据情感和写作目的的需要]

   

比较四

选文(一)大殿下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瓶。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选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学生通过思考指出:选文一在观察中主要采用了立足点,这样就使得所写事物有序而不乱,而选文二则是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观察方式,把美态纷呈的济南展现在大家面前。要学会选取立足点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比较五

选文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点击可播放影片片断《春》)

   

[学生通过思考指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的一段,分别用“碧绿”“紫红”来形容菜畦、皂荚树的色彩,写出春天“菜畦”、“皂荚树”的特点,展示春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作者描写黄蜂的形态,用形容词“肥胖的”“叫天子”的形态用轻捷,模拟它飞的动作,用动词“窜”,叫天子见到人吃惊,迅疾飞跑的动作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作者让我们看到了百草园多姿多彩和神奇有趣。要学会调动各种感官]

   

师生互动板块

(自己实地拍摄的校园早春的片子)边观看可以边点击控制播放与停止,师生共同来用语言描绘眼前所观之景,还原生活。)

   

(网页二展示学生所写作文《校园的春天》四篇。)

春天走进我们的校园()许靓

春天是十分美丽的,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当我们走进校园时,校园好像又焕然一新,给校园增添了一些美丽的图案,显得生机勃勃的样子。

走进校门向四周一看,简直是美丽极了,看那高而挺拔的树,像战士给校园带来一丝生机。在一直走就是中央大道,竖在两旁的的树木好像在欢迎着人似的排成一排,你看那橱窗展示板上有很多小知识,还有卫生考核表。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操场的两旁有高大的建筑,建筑工人在建那又高又大的楼。从操场往前看,你会看见许多同学拿着一本书在那儿刻苦读书,在操场的司令台左面还有高高飞扬的红旗,在操场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型的篮球场,操场的斜角处有一个小花园,围着栅栏,里面有许多美丽的花儿。

春天我们走进那美丽的校园,能让我们知道校园有多美。

春天走进我们的校园()陈勤涛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东风吹遍了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大地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原来,春天来了。

校园里的梧桐,花坛里的花都长出了嫩叶花瓣,呈现着无限的生命,在春水绿波上自由自在的金鱼在欢乐的嬉戏,园里的花也纷分盛开了,艳丽的桃花更是争先开放,万紫千红,群芳争艳,蜜蜂和花蝶飞来飞去,好像在歌唱着春天给世界带来的希望,春天给大地换上了绿装,使人有了清新的感觉。

早晨,朝霞在东方升起,如孔雀开屏抖开了羽毛,一片金灿灿,红日像一团烈火,春天的早晨给校园增加了色彩。

晚上,皎洁的月光安静又神秘,繁星如海水里的波浪,一闪一闪,一浪一浪,春夜给校园增添了一份寂静感。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生机勃勃,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春天走进我们的校园()张静芳

   

细雨绵绵,预示着一个春天来了,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我熟悉的校园,眼前的一切的景物是那么的熟悉却又是那么的不同。

!中央大道两边的香樟树早已经褪云了冬日毫无生机的外套,换上了光彩奕奕的绿叶,如一个个迎宾者,站在大道两边。

再看实验楼前的那一棵一年四季都是墨绿色的松树,它仿佛是一个个春的报喜者,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再瞧瞧操场上,同学们一有空就来到这儿,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受着浓浓的春意。

春天,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学校中的每一草一木都在昭示大家:春天来了!只要用心云看、去听,我们就会发现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春天走进我们的校园()葛霞蓉

伴着江南特有的濛濛春雨,我们的校园里也呈现出了春的色彩。

走进校园就是两排香樟树,这些树者不时很大,树叶是最漂亮的,底下一层是冬天留下的枯叶,中间一层是深绿色的叶子,由暗变青,再上面一层层是刚发的绿芽,雨水冲洗后,亮得刺眼,原本以为就这样的一个渐变,其实不然,在绿叶上还有一些刚出的芽,颜色还是红的,淡红的,零星点点,却又不散,远望去犹如树上顶着一片火烧云。叶子在潮湿的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在校园的一处花圃中,有一棵樱花,正值阳春,粉霞似的樱花随着雨被打下来,湿润的泥土上一处片沾着水的花瓣正“化作春泥更护花”

向里走,教学楼前的黄扬也开始发芽了,青绿色的叶子不知哪云了,从里至外都是一片嫩绿,没有经过修剪的它们争先恐后地窜出来,东高西低,一条跌宕起伏的曲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自然之趣。

最美的还是那一丛鸢尾。鸢尾长在学校最不起眼的体育馆前,它的个子很矮,叶子又阔又扁还长长的,没开花时,会让人认为它们是什么草、万年青之类的,然而,一待它含苞就会令人们刮目相看,它的花苞不大,外面是绿叶,里面是一个橄榄形的紧球,等到它的花一开,你就会为它大吃一惊。它的花一开犹如一只只紫色的仙鹤在起舞,有“翅膀”在扇动,中间是深紫色的,由内到个逐渐变成淡紫,春风一起,几百只仙鹤起舞的情景真是美不胜收。

春天走进了校园,春雨中的校园,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水墨画,飘逸、潇洒、梦幻似的。

[同学通过论论明确四篇文章的得失。前三文章存在的三个主要的弊病是()没有抓住春天的校园这一特点。()没有通过自己的观察体现春天来之后校园的变化。()堆砌词藻,空洞无物]

(网页设置留言板并提供学校论坛作文交流网址。同学在课后可以把意见反馈在留言板上或是通过论坛的方式发表自己修改后的新作。)

(点击观看录像《春天的校园》进一步让学生比较提高)

学生课外自学板块

提供如下网页内容:

1、提供片断作文写作要求及提示。

2、提供相关有例文修改及建议。

3 提供自己拍摄的校园早春的花草图片。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欣赏。点击下划线可以观看相关影视素材资料如对松树的描写、对茶花的描写的片子等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