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注重课堂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09/11/19 16:16:3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未知

                   注重课堂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教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影响学生情绪的感情交流。调节学生情绪,把握课堂节奏,沟通师感情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敏锐适度的反馈,将更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   

 一、反馈要有及时性。  

      反馈的及时性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从情绪状态看:当发现学生疲倦时,可穿插一些趣味性强的东西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多数学生对所学内容漫不经心时,则要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增加教学密度;当学生表情为茫然不解时,要放慢速度,精讲多练。从语言活动的内容看:在进行英语技能操练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操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 。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复述对话、说句子时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chant  poem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 教师不要马上指出来,更不要搞有“错”必纠,要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反馈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二、反馈要有激励性。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众所周知,儿童有“好表扬”的天性,喜欢教师的鼓励。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尤其是对学困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当学生因不自信而读的声音不清楚时,我总是微笑地对他说:“Take it easy, I know you can, please try it again.”学生再次读完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Youre  better now.)这次你读的好多了。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应及时鼓励和表扬,我常用“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Well done!”或手势(伸出大拇指)来鼓励和表扬孩子。对于课堂练习册的一些练习题(有一定难度),教师更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如说:“Im sure  you can do this.” “Don’t be nervous, think it over.” “Why don’t you try it?”当学生有错误时,我常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说:“You did well, but y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Take it easy, I’m sure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这样及时帮助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当然鼓励与表扬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各自的特点 ,如果是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奖励盖“星星”、“GOOD!”或小粘贴画;高年级的同学则要更侧重于精神上的鼓励。  

 三、反馈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做出反馈。对学困生则要更多地为其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问的内容要做到难、易适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英语学习中有畏难心态的学生,哪怕他们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这类同学的闪光点。如我带的班上有两个女学生,平时说话的声音就很小,更不用说上台表演了,每当同学们都在风风火火地开展你问我答的练习时,她们二人则是趴在桌上,静悄悄地观看别人。为此我从读单词入手,经常让她们二人齐声说单词,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在全班提出表扬,还打电话与她们的家长联系,让家长也要多多地鼓励她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她们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跟同学们一起活动了。对好的学生我向他们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对于中等学生,课堂上的反馈也不能忽视,有时候我们常常是关注了“两头”,而忽略了“中间”,表扬鼓励没有他们的份,所以我设置了一些能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的练习,体验用英语交际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只要能达到要求,每个学生同样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或奖励。  

 四、反馈要有启发性。  

    教师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重视,用已知启发未知。一些稍微有些难度的新问题,教师采取迂回启发的形式让孩子们思考,从而理解,往往比表面上的肤浅地解释来得更自然,更贴切。这实质上也是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老师得当的启发下,孩子们顺藤摸瓜,即得要领,个个跃跃欲试,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课堂让孩子们思考,从而理解,往往比表面上的肤浅地解释来得更自然,更贴切。比如,在教学“grandfather”这一单词时,当学生们在掌握读音之后,我没有像以往一样马上告诉这个单词的汉语意思,而是用孩子们熟悉的“father”(父亲)这个词,启发孩子们联想“grandfather(祖父)的意思,我用的是“fathers father”(父亲的父亲)。这种逻辑启迪方式,不失为启发的一种方法。用此方法传授知识,即注重反馈的启发性,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