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电影对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3/5/28 16:18: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戴建明

   

新 北 区 学 校 微 型 课 题  

研 究 手   

   

   

   

   

   

       校:   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课 题 名 称:电影对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研究  

       我们                                

课题主持人 :    戴建明                    

立 项 时 间:     2013.3                   

结 题 时 间:     2013.7                   

   

   

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制  


   

新北区  薛家中学   微型课题申报表  

   

编号:                

姓 名  

戴建明  

性别  

  

年龄  

40  

学历  

教育硕士  

学 科  

语文  

职称  

中高  

职务  

教师  

邮编  

213125  

所在学校  

薛家中学  

E-mail  

451718386@{域名已经过期}  

电话  

18900652061  

课题组主要成员  

    戴建明、汪涓、陈敏  

课题名称  

电影对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研究  

   

   

   

研究背景(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现实中是学生写作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指导学生多观察、体味生活,触动、激发学生情感,使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杨万里有“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的生活写作观。可见,多感悟生活是开拓学生写作天地的有效途径。

而学生由于生活在三点一线中,生活经历贫乏。而作为时代产物之一的电影:第一,可以拓宽眼界。比如很多欧美和日韩的电影,我们可以从影片的内容中看到很多国外的风景,人文,习俗,甚至是看到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使我们可以了解多一些国外的信息。第二,可以丰富情感。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好的影片,就会被电影里情节感动,或者对某些话语和道理很有感触,能够学到一些人生的道理,可以给自己启示。我们会跟着影片的进展时而哭,时而笑,这就说明电影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画面的刺激,更多的是情感的共鸣。

不仅如此,电影充分运用了音乐、舞蹈、摄影等各种艺术手段,与写作方法是相通的,对学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而以往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方法往往从写作本身去考虑,没有想到学生作为接受者的情况,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电影的出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叙事性的电影,更能激发初中生的同感,因而对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效果。  

   

核心概念的界定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记叙文,是以叙述表达方式为主,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表达方式为辅,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  

   

研 究  

目 标  

让学生在电影这种综合艺术的熏陶和培养下,提高自身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要素,而且电影与记叙文写作两者之间有很多知识点是相通的,毕竟电影就是通过剧本这种文学体裁予以体现的。这有利于学生在兴趣中提升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为快乐学习作出一份贡献。  

   

   

研 究  

内 容  

1、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我们如何从电影中发现对我们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艺术特征?  

2、这些艺术特征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又该如何借鉴,使其对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3、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如何反过来促进学生对电影的进一步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研 究  

方 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开题 2013.2-3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以七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公开课、阅读以及影视鉴赏和写作课进行研究。 2013.4-6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展示成果。2013.7  

   

   

预期成果  

及呈现方式  

   

1 论文、研究报告  

2 学生作品的变化及取得的成绩  

   

   

   

学校意见  

   

   

   

签 名(章)                                                                                           

课题研究工作告(进度)表  

(记录研究过程中所做的或参与的各项工作)  

时间  

工作要点  

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有关证明材料附表后)  

   

   

   

   

   

   

   

   

   

   

   

   

   

   

   

   

   

   

   

   

   

   

   

   

   

   

   

   

   

   

   

   

   

   

   

   

   

   

   

   

   

   

   

   

   

   

   

   

   

   

   

   

   

   

   

   

   

   

   

   

   

   

   

   

   

   

   

   

   

   

   

   

   

   

   

   

   

   

   

   

   

   

   

   

   

   

   

   

   

   

   

   

   

   

   

   

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案,听、评课稿,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会议、沙龙、讲座等研讨活动记录(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作品等各种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  

课题研究成果登  

(具体成果附表后)  

序号  

成果  

类型  

成果名称  

效果及作用简述  

是否发表或获奖  

   

   

   

   

   

   

   

   

   

   

   

   

   

   

   

   

   

   

   

   

   

   

   

   

   

   

   

   

   

   

   

   

   

   

   

   

   

   

   

   

   

   

   

   

   

   

   

   

   

   

   

研究成果包括1.研究报告;2. 研究论文,包括教学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课件、教具等;3.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