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非智力学习
发布时间:2009/11/17 17:47: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个性品质的心理因素;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非认识因素”;还有人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人格因素”。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   

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和结构   

(一)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由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   

1.兴趣与爱好;   

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   

3.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   

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   

5.自信心与好强心;   

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7.高抱负;   

8.焦虑。   

(二)非智力因素的结构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对非智力因素的早期研究,认为天赋高的儿童除智力以外,其他方面都比普通的正常儿童要差。天才儿童总被认为是身体虚弱、病态、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性情古怪和离群独处的人。   

对非智力因素的近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后)否定了早期研究的观点。如布雷(D.W.Bray)在他的《天才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书中认为,人的杰出成就的产生是能力、个性和环境三种因素有力配合的结果。许多研究都还认为:各种个性的不同方面与各种能力结合后会导致有高度成就的特性“结合体”。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天赋高的儿童在情绪和心理上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还具有幽默感、独创性、好奇心和新异感。有的研究还指出,天赋高的儿童在礼貌、纪律、自我批评、合作性、独立性和敏感性诸方面都超过了一般儿童。   

近期的研究中还有人提出以下观点。   

1.对活动的强烈需要和爱好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一个学生有学好某学科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只有当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兴趣,有了强烈的需要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2.对学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包达列夫(А.А.Водалев)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一门学科的态度会在他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特性上留下痕迹。学生缺乏积极的态度,就会阻碍他的活动潜能的发展。他们认为成功的取得与热烈的情感是分不开的。冷漠无情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创造者的。   

3.焦虑与学习成功有一定的关系。斯皮尔伯格(Spleberger)认为:能力中等而焦虑低的学生,其成绩较同等能力而焦虑高的学生为优;能力低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劣;能力强的学生,无论焦虑高低,其成绩均优。这与能力强的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强有关。  

4.人的意志、性格与能力发展有关系。赛尔金娜(В.И.Сулнкина)指出:性格特征对能力发展,尤其是意志对科学家的创造力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有的研究还指出,开朗的性格,对自己的潜力和成就能保持谦虚态度的品质,是一个真正学者必需具备的一种性格特征。   

(二)国内研究   

近十几年来,国内心理学工作者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成功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研究着重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与智力、学业和人格有关的测试,作出相关分析,以获得关于某种个性品质在学习成功中所起作用的数据。主要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1.丛立新在《教育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普遍影响》一文中指出:“在智力水平不同的三个组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达到高考分数线的人数,都高于非智力因素不良者。”   

2.祝蓓里在《心理科学通讯》1986年第5期上发表的《对青年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研究》一文,通过对85名普通大学生和74名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少年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有耐力和坚韧性。这些智力优秀的大学生,看书能坐上几小时,根本不顾气候炎热,也不顾身体的疲劳以及外界对他们的诱惑。   

3.吴福元在《教育研究》1987年第5期上发表的《大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比智力因素的影响还要大;这种影响随入学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他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智力和入学考分中等的人,性格特征为审慎、冷静、理智、自立自强、不依赖别人,学习上采用“笨鸟先飞”的方法,后来他们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智商高、性格特征更顺从、缺乏信心、畏缩退却、不愿独立创新、学习上表现为喜安逸,只求过得去的学生,结果学习成绩处于全班中下的水平。   

4.笔者近几年来,以中国少年智力、非智力个性测验为课题在北京市的十几所中学进行了测试,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智力的测查方面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五种能力的测量:①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②正确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③在掌握一定常识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对词汇的理解能力;⑤符号记忆能力。每项最高分为20分,15分以上为优,10分以下为差。  

参考资料:http://{域名已经过期}/xgjy/xlyj/xskj/fzyjy/200406/t20040618_89347.htm时间:  

   

   

11  15  

地点:会议室  

开题会要求:  

1)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必须到会。  

2)有专人摄影、摄像,留存资料。  

3)做好会议记录。  

4)课题开题会的媒体。  

   

会议主要议程:  

一、主持人致欢迎辞。  

二、介绍专家及社区老师。  

三、 课题负责人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立项课题开题准备工作  

四、颁发课题指导顾问聘书  

五、开题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代表发言  

七、与会领导、专家讲话,进行课题论证  

八、课题负责人表态性发言  

。研究表明,影响中职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最大因素是非智力因素困扰。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遇难而退,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偏低及水平差异大的现状背后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缺陷状况,分析其原因。第二部分提出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能够有效调动中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整合模式;进行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设计,对实验班级进行实践教学,并检验其教学效果。实践效果检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实验班与对比班实践后的成绩的比较分析,体现整体教学效果;(2)记录课堂观察,分析教学日志,从教师角度观察实验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变化情况。(3)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指导模式的认可程度和教学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