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提高和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1/10/19 13:33: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群国

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现状,探索适应初中生的好的课堂学习策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改变数学学习的现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我们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数学课程标准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规划,从去年起到现在对我校部分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性现状》和《课堂兴趣活动策略、自主活动策略和合作活动策略》有效性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将抽样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问卷调查和交流研讨反映的情况及其思考报告如下:  

一、         调查的对象:  

我们课题组成员我校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内容及其结果:  

我们经过查寻有关理论文献和资料,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课题组成员反复研讨修改,拟订了数学学习策略现状》和《课堂兴趣活动策略、自主活动策略和合作活动策略》,对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问卷采用了不记名和即时完成的形式,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本次调查共设16个项目,调查内容包括《数学学习策略现状》和《课堂兴趣活动策略、自主活动策略和合作活动策略》  

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选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如下:  

(一)目前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现状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很感兴趣  

一般  

无所谓  

不感兴趣  

12.4%  

26.8%  

45.6%  

16.2%  

在学习数学新课之前的预习习惯  

总是  

经常  

偶尔  

不预习  

5%  

10%  

30%  

55%  

在上课时记笔记的习惯  

总是  

经常  

偶尔  

不记笔记  

30.5%  

35.5%  

30%  

4%  

当老师要求你在课上展示自己时  

积极参与  

无所谓  

不参与  

排斥  

6.7%  

50%  

30.8%  

12.5%  

在阅读过程中摘录好句子的习惯  

经常  

有时  

很少  

不摘录  

8.5%  

21.6%  

49.4%  

20.5%  

在学习数学时遇到困难  

 时请教 老师  

向同学咨询  

翻阅学习指导书  

不予理会  

8.8%  

26%  

25.5%  

39.7%  

复习的习惯  

总是  

经常  

偶尔  

不复习  

11.8%  

38.5%  

27.4%  

22.3%  

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充满信心  

一般  

有些信心  

没有信心  

24.7%  

47.1%  

20.7%  

7.5%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不足,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的记录笔记,可是却不愿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许多学生采取了回避,不予理会,听之任之的态度,课后不能做到主动复习。在阅读过程中很少有摘录积累的好习惯。这反映当前的学生缺乏有效地数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单一陈旧,不适应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二)课堂兴趣活动策略、活动活动策略和合作活动策略。  

喜欢老师使用挂图吗  

喜欢  

一般  

无所谓  

不喜欢  

43.6%  

26.5%  

21.6%  

8.3%  

老师课堂上组织游戏时  

积极参与  

参与但不主动  

不想参与  

无所谓  

25.3%  

45.6%  

5.3%  

23.1%  

老师在课堂上表情严肃,氛围紧张,你的感觉是  

自然  

还好  

不自然  

无关紧要  

19.7%  

35.8%  

28.6%  

15.9%  

进行小组比赛时  

积极参与  

参与但不主动  

不参与  

排斥  

29.6%  

49.8%  

15.2%  

5.4%  

课堂上表演购物,打电话等生活场景时  

积极参与  

参与但不主动  

不参与  

排斥  

26.3%  

32.6%  

35.7%  

8.1%  

合作学习时  

围绕主题积极参与  

参与但不积极  

随便说几句  

谈点别的  

15.9%  

36.5%  

37.2%  

10.4%  

你喜欢几人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  

2  

3  

4   

越多越好  

23.5%  

26.5%  

24.5%  

25.5%  

在合作学习小组里,扮演的角色  

充当领头人  

听别人的安排  

想到什么说什么  

不喜欢这种方式  

18.2%  

35.6%  

23.8%  

22.4%  

调查结果显示:①许多学生 都期盼 老师上课时采用挂图一类的直观教具,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表情严肃,课堂氛围紧张时,感觉很不自然,会影响上课效率,希望师生双方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②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表演、竞赛等的活动兴趣不浓,反映了教师在创设课堂活动,采取活动活动策略方面存在不足。③少数学生希望采取合作活动模式,多数学生不能围绕主题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表现松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一部分学生纯粹是“走过场”,以 应付 老师的监督,至于合作小组的人员数量没有过多的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  

①课堂兴趣活动参与度不高;  

②活动学习策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③合作学习活动不能有效的展开;  

④老师对“真实”情景的创设力度不够。  

四、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一)兴趣教学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从调查中可看出初中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只占26.8%,意味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数学作为第二语言,由于学生没有理想的语言环境,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基本限于窄小的课堂。因此,学过的词、句在课外得不到充分交流、运用,特别容易忘记,致使有些学生逐渐失去信心,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学生们爱学、乐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动力。  

      兴趣教学策略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乃是寓教于乐。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  

1.直观激趣,学中玩。  

      直观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对实物或实际事物模拟形象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参观等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直接感受知识,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深入领会和掌握理论知识创造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不通过直接翻译手段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能加深印象,强化记忆,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和理解语言的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激趣,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与刺激物或刺激手段是密切相关的。凡是新异的、变化的、对比的,强烈的刺激物或刺激手段,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兴趣。游戏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使抽象的语言内容变成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它是针对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因反复练习而产生厌倦情绪时,进行调节复习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利用游戏教学,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精神状态中学习。  

3. 情感激趣,乐于学。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在创立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时说:“人的学习是在理智和情感、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的参与下完成的。当这些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时,是人们活动最有效率的时刻。”他认为,教学要不带任何紧张气氛,要是学生感到自然、轻松、愉快。因为神经紧张无助于智力的发挥,而且对智力有抑制作用。因此,师生之间要建立信任、尊重、支持的关系。
     
所以说,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应抓住这个重要因素,不断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  

(二) 活动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做中学Learn by Using)。意思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口、动手,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形成技能技巧。数学课更是交际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数学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为学生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识得到运用,语言得到训练。  

1.表演  

      数学是语言,是交际工具,必须在一定情景下使用。所以,每次学完对话,都要求学生表演。像购物、打电话、看病等。通过表演,使学生们感受到怎样运用语言。   

2.竞赛  

      应常将所学内容设计成各种小竞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发给小奖品进行鼓励,这样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三)合作教学策略:  

      现代社会,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合作教学策略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 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 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主要是二人、三人、四人小组型。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给每个同学参与学习的机会,真正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恰当的采用一系列的有效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学生需求。在运用教学策略时还要注意它的综合性与灵活性。没有一种策略是万能的,每一种模式的策略都有其利弊,在什么环节用什么策略,但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看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从而使教、学相得益彰,课堂教学更有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