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着眼实际 扎实开展校本研训
发布时间:2014/12/26 8:45: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教科室

从“教研”到“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变化,更是一个“质”的跨越。在开展校本教研中,我们着眼实际,不断探索教研活动新模式。  

一、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开展课例研究  

1、同伴互助,开展“一课两上”研讨活动。  

一节相同的课先让一个水平较低的教师上,再让水平高的教师上,效果一劣一优,使参加研讨的教师看得真、学得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说体会,说收获。人人在评课中提高,在问题研讨中进步,特别是水平较低的研课教师在活生生的例子面前体会最深,收益最多,促进和带动一大批教师教学水平上了新台阶。  

2、专业共生,抓好示范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全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光靠“一课两上”的活动还远远不够。学校在深入课堂教学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树立示范课榜样。市区级教研员和任课教师一起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制定教案,然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一起观摩学习。课后,大家一起针对这节课师生的双边活动、重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进行商讨。示范课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困惑。  

3、平等对话交流,举行观摩课。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为学生发展而教,让课堂充满活力”。每学期我们都举行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自下而上,人人参与,使每位教师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都有学习同伴的机会。观摩中,教师们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剖析教学行为,各抒己见,在交流碰撞中互相提高在平等对话中专业共生。教师们在这种针对性强的校本教研中深刻体会到“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为实现以观摩为契机,以研究教学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的的总体目标。  

4、专来引领,上好引路课。  

我们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把不好教的内容或课题集中起来,推出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为大家做引路课。课后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重难点把握情况等进行互动研讨。例如语文《幽径悲剧》、作文;数学复习研讨;英语对话写作      等课文,许多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把握不准文章的知识、情感、意图,我们就及时组织引路课进行研讨,使研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5、突出典型,推介课例课。  

采用“集体备课——上课——反思——评课”的方式,以课例研讨为主线,使教师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启示。  

二、深入研究教材,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立足教材,积极倡导个人反思。  

作为教师,如果自己对教材都拿不准,糊里糊涂教学,教学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把校本教研的重点定位于“着重基础,把好教师素质关”,开展了“书上的题我会吗?”教研活动。我们要求教师立足教材,深入研究,自己思考书中的星号题、思想题,再把大家有争议的题目汇集在一起研讨培训,共同商讨,共同解决。每学期教师们都写出学习感悟、体会与反思。在立足教材基础上,相应学科教师对课本中有争议的题目进行答辩。教师们带着疑惑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2、挖掘教材,凸显专业引领成效  

我们在引领教师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又带领教师向教材深入和广度去探究,采用了“研讨培训相结合”、“骨干教师引路”、“每学期一个主题”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模式。  

首先推出的是骨干教师引路教研活动。学校选拔了教学功底扎实、知识面较宽的教学教师担任以研代培的主讲老师。他们来自教学第一线,最了解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教师渴望学习的知识,教研内容由主讲教师提议并与教研员共同制定。按照教师们的建设,先自己答卷,然后由主讲老师讲解,问题一一得到落实解决。教师们在教研反思中写道:“这种教研实用性很强,不走形式,我们希望多参加这样的教研。”  

其次是“每学期一个主题”教研活动。我们先后组织数学老师参加了           “初中课堂有效性数学教学的研究”研讨活动;“农村英语写作有效性指导的实践研究”教研活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和谐课堂”的教学方略研究;语文方面,我们开展了“文言文的少教多学”等活动。通过课例分析研究,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教学诊断,互动交流,使教师们走上了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之路,为校本教研注入了活力。  

3、拓展教材,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又为教师们搭建的研究教材、拓展教材的展示平台。每次参加过各种竞赛后,学校都组织相应学科教师集中研讨,采用方式是每位教师选自己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教学方法给大家讲解。讲解后,有不同方法教师再讲自己的方法,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人人当讲师,个个上讲台,积极性主动性十分高涨。特别是有不同解法的教师,情不自禁地走到台上,“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 ”,“我的方法比他巧妙”……大家通过研讨、分析,既考察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又体现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为教师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指明了方向。每次教研后,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的放矢,校与校之间互相交流试卷,“看哪些学校活用教材的能力强”,在比、学、赶、帮中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以科研促教研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实现教科研服务学校、指导教学的职能,结合实际研立了科研型校本教研工作思路。主要采取专家指导立项、健全管理制度、同伴互助研讨、忖家指点迷律的方式,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树立问题意识,以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课题,进行“微型课题”式研究,从而促进校本教研深入而系统地开展,使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反思式实践,促进专业成长。  

例如,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有58%左右的外来流动人员,家长的文化水普遍较低,因此学生的家庭教育成了大家较为困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制定《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员家庭教育方法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外来流动家庭子女教育方法的现状,探讨转变家长教育方法的途径,优选合适的教育方法等,使家长获取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识,有效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另外,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我们还制定了各种研究专题,例“指导初三学生自主复习政史方法研究”、 “板块三串下初中文言文课型范式构建的行动研究”   “板块三串下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板块三串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  、“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电影对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研究”       等课题,立足实际,从“微”出发,在同伴互助研究和专家的引领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初显成效,发研促教,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校本教研模式已基本形成。  

四、开展网络校本教研  

在开展常态校本教研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行信息化校本教研模式,以网络教研群体、教育博客等形式,更快、更加有效地与时代接轨。针对各个学科建立教研群,相应学科教师参与,发现问题大家共同研讨,实现同伴互助式的研讨,在网站里,教师们积极参加新课程研修,直接与专家对话,和全国各地教师交流,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总之,这种高效快捷的网络教研形式深受教师们亲睐,已逐渐成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  

由于着眼实际,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科研成果显著。2012年至今我校已经有一个国家级课题结题,三个区级课题结题,一个微型课题获区级二等奖,一个统领性课题获区级二等奖,教师论文发表市级以上100多篇,新增骨干学带6人,高级职称10人。这些成果的取得,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改革的深化。  

我们要继续立足校本教研,不断注重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校本教研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中,越来越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2016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