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兴教,为了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党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通过上课提升课堂格局,拓展课堂宽度,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提质增效”, 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全面促进教育向好向善发展,为二十大献礼。薛中三位教师于9月22日参加“范导式”教学校际联合主题教研活动,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展开校本教研。
朱志平博士的“范导式教学”的“范”:示范、范例、情境创设;教学的基本规范要求;学生的尝试与探索。“导”:导引;促进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范”与“导”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为了能表现出最佳成绩,展现最好水平,彭士萍、陈超宇、张皓杰三位教师都做了充分准备。特别是各备课组,为了给老师磨课,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备课组根据新课标,充分发扬集体的智慧,结合文章的重点难点、语言特色、课堂实践、考点覆盖、课后拓展等环节深入研讨,实现合作共享,使教学内容更集中、更具体、更确切,以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课上,三位教师均表现出非常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专业素养,教学效果显著,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有效落实。在上课过程中,三位教师都能为学生搭建探究活动的平台,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去探究学习,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也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都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体现教师较好的导引能力。对教材的把握较好,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学内容的前沿后续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为后面相关的学习内容作铺垫。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流畅自如。学生们在老师巧妙点拨、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既收获了学科知识,又全面提升了核心素养。
课后,三位教师谈到了上课感悟。彭士萍老师说:通过讲课评课,范导式的“范而不束,导而弗牵”理念得以深入学习,在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境中,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要想成为优秀的语文老师,除了熟悉教材教参,多参考研究各种文献资料,还要多跟同仁交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最主要的,要深入研究课标,学习理论知识,把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堂实践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做一名学者型的,真正关爱学生成长的老师。
陈超宇老师的体会是:课型要创新,这次定位是“范导式”课型,我又想把新课标提倡的“议题式”课型和受欢迎的“一案到底”式课型全部结合起来,融入进课堂,算是很大的创新实践。
张皓杰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 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从上课教师的话语中,真正体现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叶雪峰校长的要求下,胡芸雅副校长的指导下,薛中以减负提质为导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
长效落实“双减”政策,关键在教师。今后,在“双减”政策下的引领指导下,更多的精彩课堂还会陆续出现,更多的优秀教师必将脱颖而出。薛中全体教师将继续加快研究与探索“范导式”教学的步伐,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我们定会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双减”教学之路,办好薛家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薛家中学供稿 撰稿:戴建明 摄影: 各老师 审核:顾永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