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保护权益日到来之际,为了提高师生的法律维权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健康、绿色的消费观念,履行学校对青少年消费维权教育责任,充分了解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消费权和正确的消费意识,提高在校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在政教处的组织下,3月15日,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开展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中消协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
在国旗下讲话中,七10班的眭圆源、高铖铖、孙旭辰三位同学为大家表演了快板。语句字字入心间,竹板声声心欢畅,从学生易发生的兼职刷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游戏充值诈骗等诈骗类型入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为师生详细讲述了诈骗分子惯用的诈骗手段,并对不同的诈骗形式具体讲解了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醒广大师生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账号密码,不随便点击不明链接,不回复涉及钱物、中奖、返现等内容的不明信息。通过妙趣横生的表演,让全体师生进一步了解维权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各班班主任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开展了主题队会。班主任们分别教育学生不要在无证摊贩、店铺处盲目购买“三无”食品,购买食品时,要从食品的包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方面检查食品是否合格;引导学生要科学理性消费,践行绿色消费、品质生活,呼唤维权自觉,提倡依法维权。还号召全体学生将“315”消费者权益日的重要意义回家说给自己的父母听。同学们通过学习、交流、探讨生活中的消费事例,反思诚信行为,引导队员们要学会保护自身权益,共同努力构建一个以诚信为本的消费环境。
全校一千余名师生参加活动,积极互动交流,现场气氛活跃,有效促进了中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掌握熟悉消费知识,养成理性消费习惯,谨记食品安全,提振了消费信心。同学们频频互动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正如八1班马欣梦所言:“活动很直观也很有警示意义,让我了解消费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干货满满。”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学校通过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学会理性消费,知法懂法,能合理地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