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利于人们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九年级的同学们学习压力倍增,为纾解学生情绪,增进同学间情谊,帮助同学们在毕业班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生活状态,在音乐中感知自我、打开心灵的禁锢。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于9月21日在报告厅开展了“赋能生命色彩,去更远的地方”音乐团辅活动,活动由吴冯达老师主持,全体九年级同学均积极到场参与。
吴冯达老师,高校心理学专任教师,医院艺术治疗心理师;苏州市吴江心理健康协会表达艺术治疗组组长,苏州市心理健康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委会委员,解放军第904医院常州院区儿童青少年心理中心特约专家,常州市关工委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成员,《华人生死学》期刊第一届青年编委会委员。获得心理治疗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1项。长期投身于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法的临床实践与教学工作,将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法活用于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学校教育教学,安宁疗护,青少年犯罪矫正等多个领域。
活动开始,吴冯达老师向参与活动的九年级同学表达了热烈欢迎,希望全体同学能够放松身心。随后,进入第一篇章——呼风唤雨显神通,带领大家学习了“呼风唤雨”的节拍基本知识和简单的肢体节奏动作。在训练过程中,大家逐渐找到了训练节奏感,配合得十分开心、越来越默契。训练结束后,同学们进行合奏准度比拼,在同学们密切配合下,轻快的乐音萦绕大厅,灵动的旋律奏响心声,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氛。吴冯达老师则在台上为大家示范动作,数着节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每一位同学迅速地投入到游戏中,无形中形成了温暖的纽带。
活动第二环节是“中华儿女多奇志”,《我们都有一个家》的歌声在报告厅上回荡,在富有节奏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渐渐兴致高涨,在律动的歌声中释放自我,超越自我,宣泄负面情绪,分享内心的乐事,诉说心中的不快,记录有意义的瞬间,为未来送上美好祝福,舒缓心理压力。唱下自己对之后生活的期许、对未来生活的描绘,声声传递着真意。活动第三环节叫做“赋能生命色彩,去更远的地方”,同学们跟随引领者学习着拍打音乐的节奏,共同练习,合奏出了一首优美的乐章,现场氛围高涨,笑声起伏不断。孩子们在音乐中放松身心,在律动中锻炼协调力、节奏感,在互动中收获心灵的治愈,提升心理正能量,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和生活。吴冯达老师说在前往这个正处于青春的路上,我们要用我们的梦去为将来的幸福做铺垫,这就需要我们去打破传统思维,去建立一个积极、有力、乐观的心态才能够很好地奔向我们的未来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感受颇多。九12班王天恩同学说:“虽然那天下午下着雨,但是老师挺幽默的,玩音乐以及跟大家一起整齐地打节奏的时候,感觉很解压”。九6班邱童童同学说:“很有趣,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快乐,大家都很有默契”。九1班刘长瑞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了好多有趣的、快乐的人。我们坐在一起,唱出律动感十足的歌曲,每个人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所有的压力暂时抛之脑后,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或许当我们放下手机,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玩耍,才会收获生活中快乐的真谛吧”。
德育立善、智育求真、美育塑心。德育、智育、美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互作用、互为支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音乐,能使人变得高雅。在这次音乐团辅活动中,大家彼此给予拥抱和温暖,聆听他人心声,在富有节奏、感染力的音乐中,彼此放松身心,互动交流,畅谈畅想。团辅活动将思想教育的核心灵魂融入其中,拓展了课程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薛家中学供稿 撰稿:戴建明 摄影: 唐金铭 审核:叶雪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