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4日是第25个“世界急救日”,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了解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的方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9月19日,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开展 “黄金4分钟救援方法”——应急救护培训,筑牢校园生命安全防线。
急救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急救教育,是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工作的重要举措。此次救护培训由学校政教处提前谋划,积极组织,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生命至上,“救”在身边。此次培训讲座采取理论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志愿者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然后强调了学习心肺复苏技术的重要性,并为大家讲解如何正确判断救助者是否属于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主要从意识、呼吸、心跳等情况展开判断,然后按照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进行具体演示和讲解。
接着,为师生详细地介绍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构造及操作方法,并将心肺复苏配合AED的使用进行模拟操作演示。现场的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提出疑问,志愿者都一一做了详细地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遇到突发情况,例如气道异物梗阻,如果救护不及时,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志愿者给同学们认真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做了现场演示,并通过生动的具体实例,让同学们学习自救、互救的方法技巧。
现场,志愿者分发了600余份宣传材料,用模拟人等教具对心肺复苏急救操作和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了示范演示。同时,邀请同学参与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对急救“黄金四分钟”等应急救护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在实操环节,医生们运用“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分步解说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强调急救的“黄金四分钟”和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展示了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救护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学习互动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师生们表示,此次讲座收获满满、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实用的应急救护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救护技能操作流程和方法,增强了应对常见突发事故的现场救护能力。
正如叶雪峰校长表示:“在本次培训中,同学们学习到了丰富的应急救护知识,掌握一些必要的救护技能,在关键时刻还可以帮助发生意外的人。”
本次培训即是一次技能的传授,更是一次生命的启迪。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应急救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还提高了学生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做出更大的贡献。(薛家中学供稿 撰稿:戴建明 摄影:王智影 刘颖 审核:吴继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