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栏目导航
韧炼淬心破茧出 探知愈深共向阳
发布时间:2025/7/8 17:31: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楠
——省常中教育集团薛家中学暑期心理健康成长营活动纪实

夏木阴阴,蝉鸣声声,我校暑期心理健康成长营行至中程。连日来,围绕“韧性”主题,活动设计层层深入。在心理指导师王泳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探索内心力量的旅途上,留下了坚实而明亮的足迹。

团辅室内,每天都有新的乐趣与挑战,王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惊喜。有时画笔沙沙作响,那是学生们将过往的挫折化作四幅连续的画面,斑斓色彩下,是跌倒、迷茫与重新站起的勇气。

当一幅幅“我的挫折故事”在同伴面前展开,那些曾深藏的情绪找到了表达的出口。情景演绎更是妙趣横生——小组成员们化身“小演员”,生动展现面对困境时“冲动爆发”的懊恼与“冷静解决”的智慧,在笑声与掌声中,应对之策悄然入心。

最温暖的一幕莫过于“回弹力能量瓶”的制作:孩子们认真写下“听音乐”、“找朋友聊聊”、“深呼吸十次”等专属抗压锦囊,将纸条折成星星,装入瓶中。这些承载着集体智慧的“能量瓶”,将置于校园一角,成为抚慰全校同学的心灵驿站。

而一场别开生面的“韧性体能测验”——平板支撑挑战赛,则将教室内的气氛带向活动高峰。代表们咬牙坚持,同伴们呐喊助威,汗水与坚持诠释着:强健体魄亦是锻造心理韧性的坚实基石。

从初时的腼腆拘谨,到如今的主动投入,变化悄然发生。面对公开展示的环节,不少同学起初悄悄低下了头,指尖紧张地捻着衣角。然而,在王老师温暖而坚定的目光里,在同伴真诚的鼓励掌声中,勇气渐渐升腾。“试试看,没关系的!”这样的话语在教室里传递。终于,越来越多的勇敢举起,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分享。课堂气氛日益融洽,合作愈发默契。羞涩冰封被打破,代之以全情投入的热情,新朋友间的低语欢笑,以及完成任务时击掌相庆的喜悦。那份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暖流,在每一次眼神交汇与行动协作中静静流淌。

在一天天的活动正中,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话语也多了起来。“我以前遇到考试砸了,就知道躲被子里哭,”一个圆脸的男生说,“现在我会先想想——‘画画能让我好点不?’或者‘找谁说说?’就像能量瓶里的小星星提醒我的。”引来一片认同的点头。 许多同学喜地发现,自己面对“麻烦事”时不一样了。“前两天和朋友闹别扭,我想摔东西走人,”一位扎马尾的女生分享道,“但现在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我们小组演过的‘冷静版’解决办法,我决定再好好和她聊一聊!”这种实实在在的“工具感”,让他们觉得“韧性”不再是模糊的词汇,而是日常生活中可触可及的解决方案。“做平板支撑的时候,我腿都在抖,但听到大家给我喊加油,我居然多撑了半分钟!”一个高个子男孩语气里带着自豪,“原来咬牙坚持一下,真的可以做到。”这份从身体到心理的韧性体验,让他们倍感振奋。更让他们开心的是,活动本身充满了发现的乐趣。“画挫折的时候,开始觉得好难为情啊,”一个文静的女生说,“可画着画着,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而且看到别人画的,才知道大家都不容易。”这种被理解、被接纳的感觉,让他们更愿意敞开心扉。 

中程回望,成长的脉络清晰可见。从首日的破冰相识,到中期的深度淬炼,学生们不仅在人际的河流中架起了桥梁,更在思想的土壤里播下了韧性的种子。那些关于挫折的坦诚描绘、关于应对的智慧碰撞、关于支持的温暖传递,正一点一滴汇聚成滋养心灵的泉源。当能量瓶中的星光在校园闪烁,当面对挑战时多了一份笃定从容,这群少年正在学习为自己的人生,绘制一片更为辽阔坚韧的晴空。韧性之旅,步履不停,前方风景更值得期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新北区薛家镇 电话:0519-85955860 0519-85950845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